山西河津:农技农机齐发力 抢种小麦正当时
金秋送爽,五谷飘香。 在山西省河津市的广袤田野上,一幅“人勤地不荒,农技农机忙”的秋种画卷正徐徐展开,为确保来年夏粮丰收,河津市抢抓当前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,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调配各类农业机械,全面掀起小麦抢种热潮,为冬小麦安全越冬和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。
农机“铁马”奔腾,播种效率倍增
“以前种几十亩地,全靠人力和牲畜,得忙活半个多月,现在有了这些‘铁疙瘩’,一天就能种完,又快又好!”正在自家田里指挥播种机的农民王大哥看着身后一行行整齐的麦垄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在河津市的各大种植区,大型拖拉机、精量播种机、旋耕机等农业机械往来穿梭,轰鸣声不绝于耳,伴随着机器的阵阵轰鸣,深松、施肥、播种、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,一粒粒充满希望的麦种被精准地播入湿润的土壤中,农机的规模化、标准化作业,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播种效率,抢住了农时,更通过深松深耕、分层施肥等技术,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,为小麦根系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。
据农业部门统计,今年河津市共投入各类农业机械超过2000台(套),机耕、机种综合水平预计将达到98%以上,真正实现了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的战略要求。
农技“保姆”护航,科学种植保产
“张师傅,你看这个播种深度,控制在3-4厘米最合适,太浅了容易冻苗,太深了苗子出不来,影响分蘖。”在阳村街道的千亩方示范田里,市农业农村局的高级农艺师李工正手持卷尺,耐心地为农机手讲解着播种要领,并现场指导农户如何根据土壤墒情调整播种量和施肥量。
为确保播种质量,河津市组织了数十名农业技术专家,成立“农技服务小分队”,分赴各乡镇(街道),他们化身“田保姆”,围绕品种选择、药剂拌种、适期播种、科学施肥等关键技术环节,开展“一对一”、“手把手”的技术指导,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直接送到农民手中。
针对今年气候特点,农技专家特别强调了“适期晚播”和“播后镇压”的重要性,他们指导农户选用抗寒、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,并推广使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,从源头上预防病虫害的发生,要求对播种后的地块进行及时镇压,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,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。
政企协同发力,筑牢粮食安全根基
秋种工作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,直接关系到来年的粮食收成,河津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将秋种工作作为当前“三农”工作的重中之重,市农业农村局提前谋划,科学部署,积极协调农机、农资供应,确保农技服务、农机调度、农资保障“三到位”。
当地还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通过土地流转,实现规模化、集约化经营,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。
“农技是‘智’,农机是‘力’,两者结合,才能让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。”河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表示,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加强田间管理指导,确保一播全苗、壮越冬,为明年夏粮再夺丰收开好局、起好步,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。”
眼下,在河津大地上,希望的种子正在沃土中孕育,随着小麦抢种工作的顺利推进,一幅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繁荣的壮美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生动描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