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核心摘要
- 事件: 全国政协第十四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北京闭幕。
- 主持与讲话: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会议并发表总结讲话。
- 核心议题: 会议围绕 “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” 进行深入讨论,为即将举行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做准备。
- 成果: 会议通过了多项人事事项和其他报告,并决定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。
解读
会议背景与目的
本次常委会会议是全国政协年度工作计划中的重要一环,其主要目的是集中围绕一个重大的经济议题进行专题研讨,凝聚共识,形成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,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。
- 聚焦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”: 这一主题紧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,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,如何通过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,是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关键问题,政协常委们就此建言献策,体现了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的职能。
王沪宁讲话的主要精神
作为全国政协的主席,王沪宁的讲话通常代表了会议的总结和定调,根据官方通稿,其讲话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:
- 强调理论武装与政治站位: 要求政协委员们深刻领悟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,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(如习近平经济思想)指导履职实践,确保政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。
- 肯定会议成果: 认为本次常委会会议充分发扬了民主,讨论深入,取得了预期效果,为后续的专题议政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- 提出履职要求:
- 深化研究: 继续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点、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度思考。
- 凝聚共识: 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,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宣传政策、协调关系、化解矛盾的工作,团结界别群众共同奋斗。
- 提高建言质量: 力求提出的建议具有前瞻性、针对性和可操作性,真正做到“建言建在需要时、议政议到点子上”。
- 转变工作作风: 提出政协工作要从“做了什么”、“做了多少”向“做出了什么效果”转变,强调履职的实际成效。
会议通过的事项
根据报道,会议审议并通过了:
- 关于免去刘跃进的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职务、撤销其全国政协委员资格的决定。
- 关于接受刘雷辞去全国政协委员的决定。
- 关于任命吴朝晖为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的决定。
- 审议并通过了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议程(草案)和日程(草案),决定将议程(草案)提请第三次会议审议。
总结与意义
- 例行性与重要性结合: 这是全国政协常委会的例行会议,但其讨论的议题是国家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,因此备受关注。
- 协商于决策之前: 会议体现了中国政治协商制度中“协商于决策之前”的原则,在中央就重大经济政策做出最终决策前,通过政协渠道广泛听取各界代表人士的意见。
- 王沪宁的领导角色: 作为全国政协主席,王沪宁主持会议和讲话,不仅履行其法定职责,也进一步明确了在新时期全国政协工作的方向和重点,即强化思想政治引领、聚焦中心任务、提高履职实效。
这次常委会是一次准备充分、主题聚焦、富有成效的会议,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履行其职能的一次具体实践,为后续更高层次的专题议政做好了准备。
